速霸陸Impreza試駕開箱:技術硬底子能否博得買氣&人氣?


▲影片來源:ETtoday車雲

記者游鎧丞/台北報導

還記得3年前,全新第5代速霸陸Impreza甫一問世之際,我因為一篇標題打著「這不叫軟,這叫韌性十足」的試駕報導,淪為被鄉民肉搜的對象,對於當時初涉車線的我,著實是一次震撼教育;然則3年過去了,隨著同級車款紛紛推陳出新,向來堅守技術本質的速霸陸Impreza本次也順勢推出小改款車型,然則如此變動是否能夠提振買氣?這就得一層一層剖析來看了……。

◆速霸陸Impreza在台建議售價

Impreza 1.6 i-S 5D:新台幣94.8萬元起
Impreza 1.6 i-S EyeSight 5D :新台幣99.8萬元起

備註:小改款車型全面取消四門編成。

速霸陸小改款Impreza試駕開箱:訴求硬體技術至上的「理工科」新車(圖/記者游鎧丞攝)

速霸陸小改款Impreza試駕開箱:訴求硬體技術至上的「理工科」新車(圖/記者游鎧丞攝)

▲速霸陸Impreza不若馬自達3訴諸視覺、乘駕的感性面,其首重的在於硬底子的硬體技術。

不管3年前或是3年後,速霸陸總將另一款日系同宗馬自達3,視作為Impreza的首要對手;但相較於訴諸於「感性面」的馬自達,Impreza總不若馬自達3如此主打內外裝雕琢,反倒透過主打硬體技術的「理性面」,希望牟取消費者的關愛眼神;然則「SGP模組化底盤平台」、「水平對臥引擎」、「SAWD全時四輪驅動」、「eyesight安全智慧科技」這類賣點還能「燒」個幾年?沒人說的準,或許還是得看看這次小改款是否能打進消費者心坎裡。

◆速霸陸Impreza小改款改了什麼?

-LED頭燈組、尾燈組、霧燈組重新調整
-水箱護罩、鋁合金輪圈式樣更動
-追加8吋多媒體資訊系統(支援Android Auto、Apple CarPlay)
-追加車前輔助鏡頭、20km/h以上自動上鎖車門、後座提醒系統、RAB倒車煞車系統

速霸陸小改款Impreza試駕開箱:訴求硬體技術至上的「理工科」新車(圖/記者游鎧丞攝)

速霸陸小改款Impreza試駕開箱:訴求硬體技術至上的「理工科」新車(圖/記者游鎧丞攝)

速霸陸小改款Impreza試駕開箱:訴求硬體技術至上的「理工科」新車(圖/記者游鎧丞攝)

▲平心而論,小改款Impreza則是將整體產品水準拉抬至跟同級競品同樣水平。

當然,截自目前為止,我的態度仍是一貫,如果你想在台灣百萬內買一款具備「水平對臥引擎」、「SAWD全時四輪驅動系統」等技術的新車,老實說除了速霸陸Impreza,我還真的想不到有其他選擇;但是尷尬的是,端看Impreza本身的車格定位,對於大多消費者來說,其標榜的硬底子技術層面恐怕並非是其購車時的首要訴求。

速霸陸小改款Impreza試駕開箱:訴求硬體技術至上的「理工科」新車(圖/記者游鎧丞攝)

速霸陸小改款Impreza試駕開箱:訴求硬體技術至上的「理工科」新車(圖/記者游鎧丞攝)

速霸陸小改款Impreza試駕開箱:訴求硬體技術至上的「理工科」新車(圖/記者游鎧丞攝)

速霸陸小改款Impreza試駕開箱:訴求硬體技術至上的「理工科」新車(圖/記者游鎧丞攝)

速霸陸小改款Impreza試駕開箱:訴求硬體技術至上的「理工科」新車(圖/記者游鎧丞攝)

▲單就配備簡單評比來看,速霸陸Impreza的優勢並不若3年前如此明顯。

平心而論,消費者會想要起心動念買速霸陸Impreza這類的五門中型掀背車款,排除主觀美醜的「內外裝設計」外,多半看重的莫過於「空間」、「安全配備」以及最重要的「售價」三大要素;然則隨著同級競品紛紛推陳出新,先不論近年強勢崛起的福特Focus,光是同樣日系出身的TOYOTA Auris、馬自達3,乃至於歐系Skoda Scala,速霸陸小改款Impreza在上述三大要素上,相對優勢自然不若3年前剛上市時如此明顯,其強打的技術硬體面,在該級距消費者心目中,恐怕也搶不到太多的分數。

速霸陸小改款Impreza試駕開箱:訴求硬體技術至上的「理工科」新車(圖/記者游鎧丞攝)

速霸陸小改款Impreza試駕開箱:訴求硬體技術至上的「理工科」新車(圖/記者游鎧丞攝)

▲現在台灣五門中型掀背的選擇早已不若3年前如此單一。

看到這裡你可能會問,難道我對速霸陸Impreza的評價難道「轉向」了嗎?其實並不然;3年前全新第5代Impreza甫一問世之際,挾帶著「品牌首款」搭載SGP模組化底盤平台的稱號,佐以速霸陸引以為傲的水平對臥引擎、SAWD全時四輪驅動系統乃至於後續補上的eyesight智慧安全科技,倘若與當時同級唯一對手第3代馬自達3相比,唯二遜色的地方?我還真的只能想到「售價」跟「動力」兩大項?

速霸陸小改款Impreza試駕開箱:訴求硬體技術至上的「理工科」新車(圖/記者游鎧丞攝)

▲速霸陸引以為傲的技術力,在Impreza這類級距當中,似乎並非消費者首重的重點。

但3年過去了,隨著同級競品紛紛推陳出新,市場選擇更多,論「空間」,要跟速霸陸Impreza相論「肚量」的車款不在少數;論「配備」,現在競品無一標配ADAS輔助駕駛科技,而且功能總比速霸陸eyesight系統多上個一兩則;然則速霸陸Impreza既有的「動力」缺憾仍是存在,唯一能稍嫌欣慰的,大概就是與馬自達3的價差已不再像是3年前如此明顯。

但人家馬自達3已昂首挺進全新品牌訴求的第4代車型了,速霸陸似乎還在糾結一些東西……。

速霸陸小改款Impreza試駕開箱:訴求硬體技術至上的「理工科」新車(圖/記者游鎧丞攝)

速霸陸小改款Impreza試駕開箱:訴求硬體技術至上的「理工科」新車(圖/記者游鎧丞攝)

速霸陸小改款Impreza試駕開箱:訴求硬體技術至上的「理工科」新車(圖/記者游鎧丞攝)

▲其實本次小改款Impreza已在能力所及之處,聊表其心意所在。

我還是得說,本次小改款速霸陸Impreza並沒有不好,它仍具備同級數一數二的寬敞車室空間,更因應消費者所需,提供全新8吋多媒體資訊系統(支援Android Auto、Apple CarPlay);同時品牌引以為傲的安全防護,也在本次小改款過後,追加了車前輔助鏡頭、時速20km/h以上自動上鎖車門、後座提醒系統、RAB倒車煞車系統等配備,但改款前車型能夠變動(下手)的點原本就不多,一來一往之間自然無法拉開其產品優勢。

講白點,就是你有的,人家也有;你強打的,卻不是消費者愛看的,豈不有些可惜?

速霸陸小改款Impreza試駕開箱:訴求硬體技術至上的「理工科」新車(圖/記者游鎧丞攝)

速霸陸小改款Impreza試駕開箱:訴求硬體技術至上的「理工科」新車(圖/記者游鎧丞攝)

▲空間機能仍是速霸陸Impreza的一大長處。

在WRX跟Imprezau儼然分家之後,其實我並不是那麼喜歡用「硬皮鯊」、「軟皮鯊」這樣的評判標準去評論Impreza的動力表現;阿人家就已經金盆洗手,正式宣告要回歸溫情家庭了,揪著人家動力設定怒噴「今不如昔」是有何必要?

就前頭的表格來看,其實不用我講大家應該也會知道,搭載1.6升水平對臥自然進氣引擎的速霸陸Impreza,帳面數字就是「僅」來到114匹、15.3公斤米,搭配的節能至上的Lineartronic CVT無段變速箱;如此設定,我們也不用苛求Impreza會有多猛爆、有感的動力表現,或許更該問的是,Impreza究竟能不能因應一般家庭出遊所需?

速霸陸小改款Impreza試駕開箱:訴求硬體技術至上的「理工科」新車(圖/記者游鎧丞攝)

速霸陸小改款Impreza試駕開箱:訴求硬體技術至上的「理工科」新車(圖/記者游鎧丞攝)

▲小改款Impreza在引擎及變速箱設定並無變動。

實際上路,我得說一般市區道路,你或許不會這麼容易察覺到Impreza在起步時的空白地帶,但要是換做坡度較為明顯的上坡道路,受限於該變速箱前段略顯鬆散的齒比設定,這樣的空白地帶恐將無形之中被為之放大;你也只能牙一咬,自行降檔或靜心等待變速箱幫你拉高轉速,才能夠安心度過這讓人略顯不安的動力真空期(但前提是你得先忍受引擎略顯明顯的拉轉聲)。

但在中高速域當中,Impreza宛若走過那窒礙難行的青春期歲月,雖稱不上熱血貼背,但也是輕快有餘,在高速公路巡航之際更顯寫意自在;因此你說Impreza溫吞乏力?我倒覺得他只是少了些「短跑健將」的衝勁。

速霸陸小改款Impreza試駕開箱:訴求硬體技術至上的「理工科」新車(圖/記者游鎧丞攝)

速霸陸小改款Impreza試駕開箱:訴求硬體技術至上的「理工科」新車(圖/記者游鎧丞攝)

▲在與WRX分家之後,Impreza原本的熱血野性已經被弭平的差不多。

當然,在SGP模組化底盤、水平對臥引擎、SAWD四輪驅動系統等技術加持後,我會說速霸陸Impreza在巡航穩定性表現上,著實是同級最佳的一款逸品;想要挑戰彎道極限,Impreza整體車身動態仍然維持相當穩若泰山的姿態,四隻大腳就是給你服服貼貼地抓住地面,帶來極為有感的安定性;只是說實在話,一台家庭用車平時似乎也沒有太多機會給你充當彎道小霸王,充其量就是在暴雨時節,給你恰如其分的行車安定感了。

速霸陸小改款Impreza試駕開箱:訴求硬體技術至上的「理工科」新車(圖/記者游鎧丞攝)

速霸陸小改款Impreza試駕開箱:訴求硬體技術至上的「理工科」新車(圖/記者游鎧丞攝)

▲如果車裡面沒有其他乘客的話,我倒是很推薦車主自己去「玩玩」Impreza那行如流水的操駕樂趣。

回歸一開始所說的,現在台灣五門中型掀背新車選擇真的很多,相較於同級競品,速霸陸Impreza並不會為之遜色,只是在各項表現上,最多也是與競品打個五五波不相上下;但誠如先前所述,速霸陸引以為傲的技術底子,在Impreza這類級距新車上,並沒有太多揮灑的空間,倘若台灣願意來個2.0升渦輪的「性能版」,或許會更有契機殺出重圍。

不過有些事情總是只能在旁邊喊喊的……。

►Skoda Scala豪華菁英版開箱:配備打平動力更均衡,怎會沒人愛?

►奧迪A7 Sportback試駕開箱 一場訴諸感性的圓夢之旅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讀者迴響

熱門快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