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車這一檔事,只要在合理範圍內,其實都是值得鼓勵的一件事。(圖/記者游鎧丞攝,以下同)
記者游鎧丞/綜合報導
還記得前一陣子,我曾寫了一篇關於「改車是暖男/渣男與否」的專題報導,排除部分指責我「亂花錢」、「把女生當笨蛋」的負面留言外,也是有車友相當好奇我這台車究竟改了什麼東西;適逢最近「DIY改款工程」暫告一段落,在這邊也跟大家分享這一路走來的一些心路歷程。
不過還是得老調重談,還記得「錕P」李錫錕曾說過,改車這檔事就是一種「釋放生命力」的表現;雖然我自認沒這麼偉大,但對我來說改車是一種滿足自己對於車子期許的實踐過程,只要在能力所及又不至於造成他人困擾,何樂而不為呢?
▲這5年來,零零總總也改了不少東西。
當然,認識我的人都知道,我向來不是追求馬力、極速的重口味份子,因此在改車這一條路上,整體調性總是相對走得「溫情」的多;再加上自己開的也不是什麼百萬名車,僅是希望自己的國產FIT能更好開、更好坐、甚至多一些原廠沒給的「科技配備」。
或許你會問我,這樣零零總總改了一大票,有算過花了多少錢嗎?說正格的,詳細數字我也記不清了,但由於車上不少東西都是跟老朋友交換件換來,或是一些狀況不錯的中古料件,在經濟壓力自然減輕不少。
▲原本還有一組Blitz的前下巴,但某次因為戶外停車場的大坑(地雷),只能黯然退役。
誠如先前所述,我改車原本就不是要跟人上路搏生死,首重的大多都是舒適以及便利取向;即便換了具Spoon尾管,但卒仔也好、白爛也罷,到現在我仍沒有拔掉消音塞的勇氣,畢竟在不影響他人的前提下,一步一步完成自己理想的拼圖,或許對我來說才是重要的。
▲除了硬體之外,如何提升車室空間的乘坐、使用便利性,也是一大課題。
某些時候,改車這一檔事,除了滿足自身所需外,更多時候也得反映在車內乘客的乘坐回饋;車內可見的頸枕、車用垃圾桶、USB充電座、多媒體資訊系統,都是在汲取乘客意見後,在能力所及之處所做的各項調整;搭配FIT寬敞的車室空間,升級至今,也鮮少聽到朋友、家人再出現什麼抱怨,耳根子自然清靜的多。
▲考量到後續脫手的價格,目前我並沒有針對引擎做升級的打算。
也是有些朋(ㄙㄨㄣˇ)友,總是嚷嚷要我下一步該是「落引擎」、「寫電腦」了;但誠如我一直強調的,我原本就是不是熱血一拜的重口味玩家,1.5升i-VTEC自然進氣汽油引擎對我來說,已經足敷夠用;不求在北宜大殺四方,最起碼在林口爬坡道不顯乏力就已足矣。
再加上考量到後續脫手的價格高低,也讓我的升級之路「短時間」內暫告停歇的一大主因。
▲能讓家人跟另一半坐你的車坐得安心,某種程度上也是一件頗有成就感的事不是?
就如同我一直強調的,改車這件事情不是不行,重點是是否在能力所及之處,卻又不至於造成他人困擾(比如說閃死人不眨眼的LED頭燈、吵死人的尾管放屁聲);何況升級之後,車子更好開、更好坐,相信對於駕駛乘客來說,都是一件兩相得宜的事情。
業界老前輩也曾說過:「小老婆(車)是買來疼的,大老婆(女友/老婆)是找來顧的」,改車這件事如果能讓另一半乘坐有感,相信最終絕不會淪為一般人眼中的「洪水猛獸」。
在這邊還是得回過頭呼應標題:我改車,但是我「真的」不是壞人。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