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Webike-摩托新聞
某天為了取材而跑到茂木賽道的《Young Machine》編輯部工作人員,不經意看向現在沒有在使用的橢圓賽道時,突然看到一台沒有發出任何引擎聲卻急速奔馳在上頭的全白色方程式賽車。編輯部工作人員緊盯著它看後,發現好像有機器手臂從車身向外伸出並接觸裝在車道護欄上的神秘物體,到底這是什麼東西!?編輯部在深入調查之後,意外發現了HONDA的電動車戰略。
神秘的方程式賽車並非單純只是電動車而已
「茂木賽道」內已經沒有在使用的橢圓賽道上,出現了一台神秘的方程式賽車在上頭奔馳,車身除了車頭上有著HONDA的紅色H商標外沒有任何塗裝,且耳邊也只傳來馬達聲,完全聽不到任何引擎的排氣音。這台車究竟是什麼!?難不成HONDA終於要下場參加電動方程式(Formula E)了嗎?正當我們這麼猜想時,卻透過編輯部的情報網獲得了意外答案。 這台方程式賽車雖然的確是電動車沒錯,但是它卻是「Dynamic Charging System」的實驗用車。
HONDA為了解決電動車行駛距離過短所進行的實驗
雖然NISSAN的純電車款LEAF累計銷售台數已經達到40萬台、以TESLA為首的電動汽車也逐漸普及開來,但至今仍無法解決充電一次行駛距離過短的問題。在最新款LEAF型錄上的充電距離會根據電池容量不同而有所差異,在WLTC模式下大約是322〜458km,而這個數字會因為電裝配備的使用狀況,像是冷氣、燈具及行駛狀況等有所變動,因此實際上的續航距離可能只有型錄上的6〜7成而已。
這也使得如果想要長距離行駛的話,充電次數及頻繁程度就會變成一大問題。因此HONDA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所進行的研究就是Dynamic Charging System,並預期就算是高速前進時,依然能夠進行大電流量的充電作業。
想要在行進間進行充電?現在一般的研究大多都是採取被稱為無線的非接觸式充電。雖然智慧型手機從幾年前開始就已經實際使用這項技術,且相容機種也逐漸變多,但對汽車業界來說,這項技術仍處在實驗、研究階段,建設無線充電站的複雜程度且透過無線充電時對人體的影響等問題也都浮上檯面,就算在技術上有可能實現,想要實際運用可能最少還要等上個一百年。
那是電車的集電弓嗎?!
因此,HONDA便將目光轉移到在鐵路運輸上已經是理所當然的接觸式充電方式,也就是在火車上常見的集電弓,為了將這項技術搭載在汽車上,因此採用了從車身旁邊伸出機械手臂的方式。這次工作人員親眼看到的行進測試,就是在橢圓賽道的直線區段護欄上設置了充電道,並透過充電道架線及機械手臂(集電裝置)的接觸讓電動車能夠在行進中充電。
根據相關人士的說法,相對於在道路上埋設無線的充電系統來說,這條充電道的施工費用只要1/20而已,而且也不需要在所有道路上都設置充電道,只要在必要的幾個場所設置就行。簡單來說,就是在需要充電時開往充電道進行充電即可,只要駕駛認為車輛的電力減少的話就能直接進行充電,藉此打造出在一定條件下達成無續航限制的充電站。
▲車身左邊安裝了集電裝置,在進入充電道時會展開往旁邊伸出並接觸充電道內建的架線進行充電。
▲沿著茂木賽道旁的護欄上設置了充電道,護欄下方的金屬物體就是充電架線線路。
考慮參加比賽?!或許將成為電動車普及的關鍵
這個系統不只簡化了充電方式,還能夠提升汽車的運動性能。首先從電池方面來看,由於現在的電動車款所搭載的電池龐大又笨重,但只要這個藉由充電道充電的理論可行,就能將電動車的電池大小改成現在的一半甚至以下,而重量減輕也有助於提高運動性能=提升開車的樂趣,這一切都和我們這次目擊到的方程式賽車有關。
雖然這項技術還需要在房車上進行實驗及研究,但實際在賽車上進行實驗這一點,倒是非常像是HONDA會做的事情。在這個研究一開始時是以180Kw、時速120km/h左右進行充電實驗,進行到現在已經變成450kW、200km/h的充電實驗;時速200km/h的話,已經是賽車速度的等級了。
雖然是這麼有規模的研究與實驗,但這其實只是HONDA公司內部有志人士研究會的研究主題而已,而且他們的志向極高,甚至打算以特別名額及示範表演的名義參加利曼24小時耐力賽等賽事;這個到下一世紀前都與電動車普及息息相關的解決方案,到底今後將會如何發展,真是令人期待。
▲NISSAN從2018年12月全程參加了剛開幕的電動方程式(Formula E),本次賽季則將電池改成大容量,且最高時速也達到了280km/h;傳聞HONDA也將參加電動車賽事!?
相關新聞頁面
0-100km/h 3秒達成!英國純電猛將 ARC「VECTOR」
VECTOR是具備最高等級馬力重量比的車款,0到100km/h只要3秒便可以抵達、最高時速更是能夠達到202km/h…繼續閱讀
2019年4月4日,HONDA、KAWASAKI、SUZUKI、YAMAHA等日本四大摩托車廠牌對外公布為…繼續閱讀
「WEB-young machine」獨家授權 「Webike台灣」編輯部編譯
※更多精彩報導,詳見《Webike台灣》
※本文由Webike台灣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