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車快成真了?解析自動駕駛發展現況與瓶頸

BMW旗艦電動自駕車 預定2021年亮相。(圖/翻攝自網路)

 ▲車廠積極發展自動駕駛技術,但真能如期實現願景嗎?(圖/翻攝自BMW)

記者張慶輝/綜合報導

近年汽車產業的兩大巨星,莫過於「電動車」與「自動駕駛」,已經有多家車廠開出支票,要在未來10年內推出真正的自動駕駛車,這些承諾看似胸有成竹,究竟能不能實現,除了得面臨技術瓶頸外,法規與道德的規範,也是相關技術發展的關鍵之一。

▲車內裝上「兩個方向盤」?TOYOTA測試自動駕駛出奇招。(圖/翻攝自TOYOTA)

 ▲自動駕駛車依靠多種感測器,來感知周遭環境,如何壓低成本是一大考驗。(圖/翻攝自TOYOTA)

就技術層面來說,車廠不斷找尋降低「感測器」成本的方式,但感測器是讓電腦「看見」周遭情況的重要元件,所以降低成本的同時,也必須維持性能水準;目前常用的攝影機與毫米波雷達,都還有成本下降的空間,但高精度的LiDAR(光達),仍掌握在少數幾家廠商上,價格始終居高不下。

▲「台灣製造自駕車」上路啦!手機一點夥計開到你面前。(圖/記者張慶輝攝)

 ▲即使電腦能看見周遭狀況,仍需要圖資與許多基礎設施,才能發揮最大功能。(圖/資料照)

就算感測器成本下降,大量建設基礎設施的成本仍少不了,舉例來說,無人車行駛必須建構高精度地圖,未來還會導入車輛對車輛、或是車輛對基礎設施的通訊功能,才能發揮自動駕駛的最大好處,但誰來建設、如何統一通訊方式,目前都還沒有明確的發展方向。

►►看好車是種享受,全都在ETtoday新聞雲App

現有的交通法規,都是用來約束「駕駛人」,但未來車輛都由電腦操控後,責任的歸屬會變得更為模糊,儘管系統會要求駕駛人注意路況,但真的遇到電腦誤判時,又該如何調查與舉證?這些問題,不只是車廠的煩惱,也正在考驗政府單位的智慧。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讀者迴響

熱門快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