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7car 小七車觀點
過去曾經氣勢如日中天,在各地車輛招呼市場奪城掠地的 Uber,近年來在亞洲市場節節敗退,繼先前將大陸業務售予滴滴出行之後,近期更進一步宣布退出東南亞市場,將當地車輛招呼服務和 Uber Eat 送餐業務出售給新加坡商 Grab,交易後 Uber 方面將持有 Grab 約 27.5% 股份,但實際交易金額雙方是拒絕透露。
此次出售業務也是繼大陸、俄羅斯之後 Uber 在全球市場的第三波撤退行動,不僅如此,Uber 目前在美洲和歐洲的業務也都面臨同業的激烈競爭以及法規挑戰。
總部位於新加坡的 Grab 是東南亞最大的車輛招呼公司,旗下擁有數百萬註冊用戶,業務範圍橫跨新加坡、泰國、馬來西亞、印尼、越南等 8 個國家,有觀察家認為,此次的合併對於企業利益固然有幫助,但在市場競爭對手漸少的情況下,未來車輛招呼服務的費率定義恐怕也將難以受到牽制。
促成 Uber 撤退東南亞市場的成因可以追溯自 2017 年 10 月日本軟體銀行收購 Uber 股份開始,看好自動駕駛將帶起新交通革命的契機,日本軟體銀行近年在全球大舉投資車輛招呼服務、租賃共享等相關事業,其中對於車輛招呼服務競爭激烈的亞洲市場採取積極整合的策略,藉以在短期內迅速壯大其規模和實力,取代原本採取的低價促銷或是折扣策略。
而由於軟體銀行同時也是 Uber 及 Grab 的股東之一,因此這次的整併計畫 Uber 也無法擁有過多的自主空間,執行長 Dara Khosrowshahi 坦言,與同業進行整合並非公司的營運策略,但承認此次是從市場競爭中退出。
Uber 在早期的發展中呈現過度膨脹的情況,執行長表示,太多的前線戰場加上競爭者投入是 Uber 海外市場計畫推行不順的最大原因,這點也直接反映在 2017 年營收大虧 1312 億元的問題上面,對此,軟體銀行認為 Uber 應該收斂海外市場的規模,專注經營美洲、澳洲等市占比例超過 50% 的市場。
在歷經業務出售、職場性侵風暴與共同創辦人 Travis Kalanick 辭職之後,現階段 Uber 已經啟動新一波體質改造工程,並預定在 2019 年進行首次公開募股 (IPO)。
※更多精彩報導,詳見《7car 小七車觀點》
※本文由7car 小七車觀點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