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災後「泡水車」到底該不該修 3判斷、淹到這報廢比較快

▲百齡橋下一處停車場淹水。(圖/翻攝自Facebook/我是士林人&我是北投人(士林區、北投區、大同區))

▲在尼莎颱風與東北季風共伴效應下,使多處傳出淹水情況,也有許多車輛慘遭泡水、甚至滅頂。(圖/翻攝自Facebook/我是士林人&我是北投人(士林區、北投區、大同區))

記者林鼎智/綜合報導

受尼莎颱風與東北季風共伴效應帶來的強降雨,使北台灣多處傳出淹水、士林百齡橋下甚至有逾50輛車泡在水裡,也讓網友戲稱「第一批女用代步車」成軍、「水災後缺零件小心被拔」。而泡水車決定該不該修?或者二手買家要如何避免買到泡水車,可以靠以下幾點來判斷。

▲▼百齡橋下慘況。(圖/記者黃彥傑翻攝)

▲以泡水車來說,可透過車內地毯、座椅及儀表板來判斷嚴重程度,在未發動引擎下,一般輕度泡水的修復金額與日後影響不大。(圖/記者黃彥傑翻攝)

首先在泡水車方面,可分為輕度、中度與重度,淹水高度可分別以「車內地毯」「座椅座墊」「儀表板」為判斷:
輕度泡水:淹水超過車輪、且已湧入車內腳踏墊,在未發動引擎下,一般修復後影響不大。
中度泡水:淹水已達座椅座墊高度,修復成本較高,若車齡較高需考慮車輛殘值是否值得維修。
重度泡水:淹水高度已達車輛儀表板,電子系統泡水、維修費用最高,而且修復後不見得完全正常,一般建議直接將車輛報廢。

▲▼百齡橋下慘況。(圖/記者黃彥傑翻攝)

▲▼百齡橋下慘況。(圖/記者黃宥寧攝)

▲另外,二手買家也能從一些較能清洗的電子線組、座椅支架或車體結構處,判斷車輛是否曾經泡水。(圖/記者黃宥寧攝,圖為示意圖)

若是二手車買家,則除了能從車內是否有霉味、淤泥味來判斷外,也能從安全帶、座椅支架/螺絲、防水膠條/防塵套、引擎室、備胎室等地方查看是否有淤泥黃沙或水漬痕跡,另外像是電線接頭、儀表板線組、車門戶定等也是觀察重點,同時二手車售價若明顯低於一般行情,也很有可能就是泡水車,在買賣契約上更需註明「非泡水車」來保障權益。

另外,雨災後車輛維修需求增多,一般車主也要小心愛車失竊或零件被偷拔,不論是熱門車款或冷門車都可能有失竊風險,同時在買賣二手零件時也要多加留意,才能避免買到泡水車零件。

►MotoGP/世界冠軍積分大翻轉「Suzuki逆勢奪冠」!澳洲站最速報

►可望百萬有找!鴻海「Model B跨界休旅」超殺價格鎖定電動首購族

►點我聽《尚恩帶你上車》買車開車玩車養車都好聽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讀者迴響

熱門快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