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裕隆不可?2大集團合資造車 鴻海向FCA證明造車實力

鴻海董事長劉揚偉積極投入電動車市場,除了與法國飛雅特克萊斯勒(FCA)簽訂合資備忘錄之外,又與裕隆宣布合資新公司開發電動車。

圖、文/鏡週刊

積極布局新事業的鴻海,找上裕隆合資新公司揮軍電動車市場,不少人都好奇,鴻海董座劉揚偉究竟在打什麼算盤?為何非找裕隆不可?

今年3月6日,嚴陳莉蓮與鴻海董事長劉揚偉共同簽署合資協議,雙方將155.67億元成立新公司,由鴻海現金出資79.44億元,佔股51%、裕隆以華創車電技術開放平台資產作價出資新台幣76.32億元,佔股49%。

一邊是台灣汽車業龍頭,一邊是全球電子代工龍頭,當時外界都很好奇,嚴陳莉蓮有何盤算?從去年9月華創車電宣布推動廠辦合一,並進行優退開始,鴻海與裕隆接觸傳聞不斷,去年本刊獨家揭露劉揚偉曾赴裕隆總部拜會嚴陳莉蓮,就是希望吃下華創車電。

據了解,鴻海當時開出的條件,就是要一次買下華創的資產與汽車相關專利,但站在嚴陳莉蓮的角度,想的是能讓「納智捷」繼續存活,又能讓華創車電這批國車國造火種得以延續,單純的出售絕非首選,「當下雖無法達成共識,但執行長也全權交由KR(華創車電董事長陳國榮)繼續與鴻海談判。」知情人士透露。

去年鴻海創辦人郭台銘將董座交棒給劉揚偉,接棒後的他喊出「Foxconn 3.0」三大目標,分別是投資電動車、數位健康與機器人三大未來事業。隨即在年初鴻海尾牙前公告將與歐系汽車品牌飛雅特克萊斯勒(簡稱FCA)簽訂備忘錄,在一年內合資新公司,進軍電動車市場。「以現在汽車市場來看,有充沛的產能,這情況鴻海不會去做整車組裝。」劉揚偉公開表示。

然而,郭台銘打造的鴻海帝國,擁有世界級的零組件、供應鏈與電子代工實力,但在電動車市場上,鴻海卻仍是個新兵。「鴻海雖與FCA簽了合資備忘錄,但關鍵的是要如何在一年之內,證明鴻海有能力造車,才能讓這個案子繼續走下去。」資深科技業者觀察。

正因與FCA簽下備忘錄的壓力,加速鴻海與裕隆間的談判進度。「鴻海欠缺的設計與製造整車能力,放眼全台灣,只有裕隆集團有此能力,拿下華創車電,就等於替鴻海加持了30年的造車工藝。」一位資深車業人士對本刊分析。

雙方最後決定以合資方式結盟,「以華創資產作價,對嚴陳莉蓮來說,不用出資一毛錢,就讓納智捷能夠取得下一代車種,而鴻海拿出現金讓華創造車,不但能立刻擁有客戶(納智捷),還能向FCA證明鴻海擁有造車實力。」業內人士認為嚴陳莉蓮此舉,能讓裕隆與鴻海各取所需,創造雙贏。

更多鏡週刊報導
【裕隆減資再出發4】一箭三鵰 嚴陳莉蓮續命納智捷策略曝光
【裕隆減資再出發5】拿國家補助造不出車? 嚴凱泰生前一個決定打臉高嘉瑜
【裕隆減資再出發6】女籃隊長剽悍球風帶進裕隆 嚴陳莉蓮不只求快更求精準

關鍵字:鏡週刊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讀者迴響

熱門快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