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春山/日本正走在「中美鋼索」

我們想讓你知道…在外交上,日本首相岸田必須拿捏分寸,既不能遠離美國對中政策的軌道,亦不能公開與中共交惡。

● 趙春山/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榮譽教授

明(2022)年是中日建交50週年,然而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12月1日藉由視訊方式在台灣國策研究院發表的演講,為中日關係掀起一場風波。安倍表示,台灣若遭武力侵犯,無論在地理或空間上,對日本國土都是重大危險,因此認為「台灣有事」就等同「日本有事」、「日美同盟有事」。

安倍言論掀風波

安倍這番挺台言論,立即引發北京的嚴重關切。中共外交部部長助理華春瑩緊急約見日本駐中大使垂秀夫,提出嚴正交涉。華春瑩表示,安倍此言「粗暴干涉中國內政,公然挑釁中國主權,悍然為台獨勢力撐腰,嚴重違反國際關係基本準則和中日4項政治原則」,並警告中共可能會「重新考慮」中日關係。

安倍是日本政壇老將,即使卸任後「不在其位,不謀其政」,也不會不了解他這番話對中日關係可能造成的影響,更何況他還是現任國會議員,領導自民黨內一個擁有上百名參、眾議員的派系。所以,有人說安倍和現任首相岸田文雄是同黨不同調,也有人認為他倆是在唱「黑白臉」,但我想安倍是要讓他過去的屬下,包括被視為「親中派」的外務大臣林芳正,在處理中日問題時擁有較大的活動空間。

 

▲作者認為,安倍的言論替同黨現任首相、大臣在中日關係的創造行動空間。(圖/總統府提供)

日本是二戰後美國在亞洲最重要的盟國,其對外政策一向「唯美」馬首是瞻,而安倍本身具右翼色彩,除仰賴「美日安保體制」獲取日本安全保障,也熱衷推動區域安全體系。安倍發起美日印澳「四方安全對話」(QUAD),並提出「自由開放的印太地區」倡議,隨後成為美國的印太戰略。

然而,川普執政時期是美日關係的一個轉捩點。川普的「退群」行動,以及在貿易和分攤防衛經費問題方面斤斤計較,使雙方的同盟關係出現裂痕,因此安倍轉向與中共加強關係,並從經貿切入,希望藉此淡化雙方的歷史恩怨。中共亦認為,安倍在改善中日關係方面,曾作出重大努力。

菅義偉承襲安倍路線 岸田挑戰嚴峻甚於前兩任

去(2020)年8月,安倍以個人健康為由請辭首相一職,繼任的菅義偉「蕭規曹隨」,內外政策都走安倍路線,日本亦因美國拜登政府上台,而逐漸恢復與美國的同盟關係。菅義偉參加拜登於今(2021)年3月舉行的QUAD領導人線上會談,以及9月24日在白宮舉行的首次面對面峰會,強烈表達參與拜登抗衡中共的意願。

岸田文雄隸屬自民黨內的「宏池會」(現稱岸田派),東京大學教授川島真(KAWASHIMA Shin)認為,「宏池會」外交政策的最大特色,就是在美中關係當中尋求穩健平衡,因此不會貿然躁進。岸田希望調整對中國的態度,因此甫上任就與中共國家主席習近平進行電話交談,雙方都認為應運用建交50週年的歷史契機,努力構建一個具有建設性和穩定性的中日關係。

▲岸田文雄甫上任即和習近平通話,被認為有意利用來年的建交50周年,發展良好關係。(圖/路透、新華網)

但誠如《金融時報》所說,岸田面對的是比他的前任們更為複雜的地緣政治環境,即「中共越來越自信,以及疫情引發動盪背景下,各國確保自身供應鏈安全的全球浪潮。」其實,不僅外部環境影響岸田的對中政策,日本的國內環境亦復如是。

中日國民互有壞印象 岸田在美中間遊走

日本社會目前瀰漫反中氣氛,自民黨黨內、國防及外交部會,都有不少保守派的議員,他們對岸田的任何傾中立場都會心存不滿。另由中日民間團體聯合實施的最新輿論調查顯示,逾90%日本民眾對中國的印象不佳;中國大陸民眾對日本的印象,這一年來也急速惡化,將近70%對日本沒有好印象。

另一方面,由於日本的經濟高度仰賴中國市場,雙方產業鏈交織,導致岸田政府必須面對來自企業界希望與中國維持密切經濟關係的壓力。中日貿易2020年在疫情下逆勢成長,日本對中出口躍升到世界第一,中國則連年成為日本進口的第一大國,兩國進出口貿易總量高達約3,000億美元,因此日本難與中國經濟脫鉤。

在外交上,岸田也必須拿捏分寸,既不能遠離美國對中政策的軌道,亦不能公開與中共交惡。因此,在台海、南海和人權等議題,岸田都是配合拜登政府的立場,不惜與中共對抗甚至碰撞;但觸及拜登共同遏制中共的要求時,岸田則持保留態度。據《金融時報》報導,岸田曾公開表示,日本沒有加入AUKUS的具體計畫。

不出席北京冬澳  美日關係受高度矚目

岸田最近以「尊重基本人權等普世價值」為由,決定不派官員出席2022年北京冬奧,學者川島真在接受《BBC》訪問時指出,這個決定曾讓岸田政府感到煩惱,因為他感受到來自美國和國內保守派的雙重壓力,但又必須安撫北京不要出現激烈反應,此外還須評估「拜習會」後對中美關係可能產生的影響,以及下任美國總統大選結果,帶來對中政策的不確定性。

▲以美國為首的數個國家,宣布外交抵制,官員不會隨行北京冬奧,日本也在近期宣布跟進。(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美日將於明年1月7日在華府召開外交與國防部長參與的「2+2會談」,將是觀察美日關係發展的重要指標。雙方屆時將討論如何修改2015年4月27日制定的「防衛合作指針」問題。今年3月16日在東京舉行的「2+2會談」,雙方會後曾發表聯合聲明,並提及台海和平穩定的重要性。明年的會談勢必也將觸及台灣問題,但因台海形勢出現新變化,新防衛指針如何處理這個問題,勢必引發外界高度關注。

專研日本問題的「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副院長黃大慧認為,日本目前對台灣問題的重視程度,更甚於釣魚台問題。日本緊鄰中國大陸周邊地區,來自中東的能源運輸,必須仰賴麻六甲海峽和台灣海峽這兩個重要水道。但我想除了地緣政治和地緣經濟的安全考量外,還有殖民時代留下的感情因素,使日本對台灣情有獨鍾。日本歷次民調均顯示,日本民眾普遍對台灣具有好感,中共在評估安倍的講話時,不能忽略台日關係這個特殊歷史背景。

●本文獲授權,轉載自「美麗島電子報」,原標題「日本走中美鋼索」。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歡迎投書《雲論》讓優質好文被更多人看見,請寄editor88@ettoday.net,本網保有文字刪修權。

熱門點閱》

► 梅復興/六架E-2D斥資80億美金?台美發價書簽訂時程決定價錢

► 霧谷晶策/台灣對外交危機麻木 美智庫竟稱:沒邦交更好!

► 吳崑玉/總預算案逕付二讀——懷念彭百顯、王金平

► 江昺崙/大新竹排擠其他縣市? 「日本時代區劃法」能作範本

趙春山專欄

趙春山專欄 趙春山

曾任政大國關中心副主任、東亞所及俄羅斯所所長,並參與政府中國大陸事務諮詢工作,見證兩岸關係不同階段的發展。深信只有兩岸和平對話才能創造兩岸互利共贏的局面。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

關注我們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