霧谷晶策/拜習會本週登場 美國國會對中、台動作頻

我們想讓你知道…拜登需要與中國好好談判,以求兩國在貿易問題上有所改善,帶給美國經濟從疫情中復甦的轉機,解決美國國內的通膨壓力。如此一來,拜登才能累積國內政治資本,而民主黨則能避免在2022年期中選舉時慘敗。

 

▲美國總統拜登與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將於北京時間11月16日上午進行視訊會議。(圖/路透)

● 作者/霧谷晶策的國際事務 FBC2E International Affairs

美媒《彭博社》(Bloomberg)於11月10日引述知情官員說法,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預計將在這週(編按:日前確認是11月16日)舉行視訊峰會。

先前《Politico》披露,此次雙方可能討論美國駐成都領事館、中國駐休士頓領事館的重啟事宜。不過,《彭博社》報導稱這議題將不會出現在拜習會議程中。

回顧過去兩個月美、中外交高層的往來,10月初美國國安顧問蘇利文(Jake Sullivan)與中國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楊潔篪在瑞士蘇黎世,進行自3月阿拉斯加會談後的首次美中外交高層會面。

隨後,10月中旬美、中元首熱線後,美中關係稍微好轉。11月1日時,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和中國外交部長王毅趁「20集團會議」(G20)時,於義大利羅馬舉行雙邊會外會。先前白宮表示拜習視訊峰會將在年底前舉行,但拜習會似乎會比多數人預期的還來得快。

美中領導人峰會在即 拜登動作頻頻?

據《美國之音》(Voice of America)11月10日轉載,美國白宮於11月9日宣布延長前任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在2020年11月12日頒佈第13959號行政命令中宣布的「國家緊急狀態」,延長為期一年。公告中稱此舉是為應付中國某些公司提供資金的證券投資,對美國國家安全、外交政策和經濟造成威脅。

▲白宮延長「國家緊急狀態」,延長為期一年,對部分中國企業直接施壓。(圖/路透社)

公告又指中國利用美國資金,來為其軍事、情報和其他安全機構提供資源,並增加其發展與現代化,持續讓中國能威脅美國在本土和駐海外的軍隊。公告強調,通過「軍民融合」的國家戰略,中國通過迫使其民用企業支持其軍事和情報活動,擴大國家軍工複合體的規模。

這些公司雖表面上仍是私人和民用的,但事實上卻直接支持中國軍事、情報和安全機構,並襄助它們的發展和現代化。此外,這些公司透過國內、外公開市場吸引美國投資者出售證券來籌資,遊說美國券商和基金管理人將這些證券納入市場發行,後參與市場操作以確保獲得美國的資本。

此外,拜登今年6月初簽署行政命令《應對中國某些企業提供資金的證券投資威脅》,禁止美國企業和個人投資數十家與國防和監視技術有關的中國公司。據報,此項行政命令除進一步強化和鞏固第13959號行政命令外,更擴大這行政命令中,所宣布國家緊急狀態的範圍。

《霧谷晶策》分析,拜登在此刻延長行政命令則可能有三個目的:

其一,拜登透過加強對中企的施壓,藉此在拜習會中,創造更有利的談判籌碼。其二,拜登政府延續行政命令的作為,也能維持美國政府從川普到拜登政權轉移後,維持在這領域對中國政策的延續性。其三,從務實面來看,此項行政命令確實能有一定程度地,限制美國企業或個人對特定中國企業的投資,以確保中國軍事、情報與民間和私人企業的合作機構,不會因美國資金流入而令中國獲利。

美國國會一系列對中法案?

紐約州共和黨籍聯邦眾議員坦尼(Claudia Tenney)於10月27日推出《中國觀察法》(China Watcher Act)。此法案計劃在2022年撥款1,000萬美元,於國務院成立新的《中國觀察計畫》(China Watcher Program),以監督中國在國際領域的各種影響力。

法案要求國務卿在與國防部長協調後,在國務院內設立一項新的「中國觀察計畫」。該項目將追蹤和抗衡中國在外國的軍事、經濟和政治方面的負面影響;強化美國政府與各國以及區域和國際機構的溝通能力,以應對中國惡意影響的政策;派駐外交官員到特定國家的外交工作;與中國和包括所在國的第三方國家在涉及中國負面影響的議題上進行接觸;要求國務卿把受到中國影響並涉及美國在當地利益的國家,列為優先要務。

 

▲美國國會議員提出一連串助台法案,希望改善台灣和中國的不對稱實力。圖為美國國會山莊。(圖/路透)

另外,11月初美國聯邦參議院軍事委員會、密蘇里州共和黨籍參議員霍利(Josh Hawley)提出《武裝台灣法案》(Arm Taiwan Act of 2021)。該法案主要為「台灣安全援助倡議」,每年提撥 30 億美元預算(約台幣 830 億元),以加速台灣部署「不對稱作戰」的防衛能力。

《武裝台灣法案》將要求美國國防部長規劃「台灣安全援助倡議」(Taiwan Security Assistance Initiative),並從自2023 年到 2027 年間,每年為這項倡議撥款 30 億美元資金,用於為台灣提供培訓、設備等支持,加強台灣部署、延遲、削弱和阻止中國入侵台灣所需的不對稱防衛能力。

該項倡議的前提條件是,台灣在不對稱防衛能力的投資,能與美國相匹配,台灣增加國防支出,使自己能盡快獲得不對稱防衛能力,並實施國防相關改革,尤其在後備軍人的部分。同時,該倡議也提到,為協助台灣部署可靠的不對稱防衛能力,將出售、租賃或以其他方式,提供常規武器給台灣。

又,據《路透社》(Reuters)於11月4日的報導,美國多位共和黨參議員聯合提出《台灣嚇阻法案》(Taiwan Deterrence Act),包含參議院外交委員會共和黨籍首席議員里契(Jim Risch),共同提案人則包括共和黨籍參議員克雷波(Mike Crapo)、柯寧(John Cornyn)、海格提(Bill Hagerty)、羅姆尼(Mitt Romney)和盧比歐(Marco Rubio)。

《台灣嚇阻法案》(Taiwan Deterrence Act)要求台灣有相對應的國防支出,並在台北與華府同意規劃長期發展下,於2023年至2032年由國務院提供20億美元「外國軍事融資」(Foreign Military Financing)。

法案也要求修訂美國《武器出口管制法》(Arms Export Control Act),以便更容易把武器轉讓給台灣;法案生效180天內,國務卿與國防部長須向國會相關委員會遞交年度報告,說明台灣促進自我防衛能力的評估。

議員「突襲訪台」!中國東部戰區聯合戰備警巡回應!

美國國會在幾天之內有兩項友我法案提出,而在參議院提出《台灣威懾法案》(Taiwan Deterrence Act)的友台共和黨籍參議員柯寧(John Cornyn)率多位參、眾議員,由美軍軍官陪同下日前(11月9日)搭乘美國軍機抵台訪問,除前往國防部了解台海周邊軍情外,也覲見我國總統蔡英文。

▲美國參眾議員低調訪台,前往國防部聽取簡報。中共解放軍舉行軍演表達不滿。(圖/ETtoday攝影中心)

但在同一時間,美參議員搭軍機訪台一事使中國不滿。據報在11月9日,中共解放軍東部戰區組織兵力,在台海方向進行聯合戰備演習,進一步檢驗提升多軍兵種聯合作戰能力。

共軍東部戰區發言人施毅表示:「台灣是中國領土一部分,(東部)戰區部隊組織的此次軍事行動,是針對有關國家在台灣問題上嚴重錯誤言行和台獨分裂勢力活動所採取的,是維護國家主權的必要舉措。戰區部隊時刻保持高度戒備,將採取一切必要措施,堅決回擊一切危害中國核心利益、破壞台海和平穩定的挑釁行為,堅決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

中國國防部發言人譚克非也針對美國參議員乘軍機訪台一事發表談話,他說:「正告美方立即停止挑釁行徑,立即停止一切導致台海局勢緊張升級的破壞性行動,不向『台獨』分裂勢力釋放錯誤信號。警告民進黨當局不要誤判形勢、鋌而走險,否則只會把台灣帶入深重災難。」

美國安顧問CNN專訪!拜習會前提出「美中共存」

國安顧問蘇利文在11月7日接受美媒《CNN》專訪,針對美中關係、台灣問題進行討論。

專訪中,蘇利文稱美國現在對中國的政策目標,並非是發動所謂「新冷戰」,而是在可預見的未來建立一個美、中彼此都能有相互運作空間的國際體系,有點像是「共存」(co-existence)的狀態。但美國將確保這些體系符合美國及其盟友利益,並將根據其價值觀塑造相關規則。

蘇利文「共存」的講法,似乎也呼應習近平於日前的「說法」。據美媒《CNBC》報導,中國駐美大使秦剛在美中關係全國委員會(National Committee of U.S.-China Relations)年會中,以英文宣讀習近平所寫的信件。信中寫道:「中美關係如今處在歷史關鍵時刻,兩國合則贏,不合則輸,強調合作是唯一正確的選項。」

習近平說:「只要遵守互相尊重、和平、共存和雙贏等原則,那中國已準備好與美國強化交流與合作,也願意與美共同解決區域、國際性議題及應對全球挑戰。」他還說:「兩國應同時妥善處理彼此分歧,讓美中關係回歸正軌。」

不過,蘇利文也於專訪中指出,美國過去對中國政策的其中一個錯誤,就是希望透過美國政策,從根本上改變中國,而這將不是拜登政府的目標。他強調:「拜登政府的目標是塑造國際環境,使其更有利於美國及其盟友和伙伴的利益和價值觀,也更有利於志同道合的民主國家,這並不是要對中國本身帶來一些根本性的轉變。」

並且,蘇利文對近期緊張的兩岸關係稱,美方希望台海維持現狀。他說:「美國相信目前台灣的現狀,符合中國、台灣、美國,及區域內夥伴安全穩定的多方利益,我們反對任何一方,想改變現狀的舉動。」他強調:「我們最終極的目標是,避免任一方單方面改變現狀,不管是所謂的直接攻擊或是,以任何非戰爭手段行動。」

▲美國白宮國家安全顧問蘇利文指出,美國反對任何一方改變台海現狀,並承認先前對中政策錯誤。(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對內威望大挫 美國態度對外轉強硬

《霧谷晶策》認為美國府、會在拜習會前拉高姿態,不約而同對中國先下馬威,以期在後續的兩國元首峰會上,展現美國對中依舊強硬的態度,或許能換去兩國更多的合作空間。

不過,《霧谷晶策》擔憂美國這舉動,是否是虛張聲勢的行為?畢竟,現在拜登國內民調直直落,需要外交上的勝利,為其國內政治僵局解套加分。否則民主黨剛輸掉維吉尼亞州州長選舉,又只在紐澤西州州長選舉險勝,大大削弱民主黨籍總統拜登的聲望。

《霧谷晶策》認為拜登需要與中國好好談判,以求兩國在貿易問題上有所改善,帶給美國經濟從疫情中復甦的轉機,解決美國國內的通膨壓力。如此一來,拜登才能累積國內政治資本,而民主黨則能避免在2022年期中選舉時慘敗。

熱門點閱》

►黃奎博/拜習會前 布林肯與王毅不尋常的書面聲明

►六中全會》王信賢/暖身「二十大」!帶領「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非習莫屬

►邵宗海/北京強硬把握「武統」這張底牌

►翁履中/美國國會議員突訪台灣 四項觀察指標

● 本文獲作者授權,轉載自「霧谷晶策的國際事務 FBC2E International」,原標題為「《拜習會或下週成真?美國國會對中、對台動作不斷?》,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歡迎投書《雲論》讓優質好文被更多人看見,請寄editor88@ettoday.net,本網保有文字刪修權。

霧谷晶策專欄

霧谷晶策專欄 霧谷晶策

《霧谷晶策》致力於剖析當今「國際關係」、「外交政策」、「兩岸關係」、「時事議題」,促進台灣人持續開拓國際視野和時事分析更新。

霧谷晶策最新文章

more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

關注我們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