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清河/影音創作風格與市場定位管理的權變

我們想讓你知道…其實影音創作風格的掌握與市場供需定位的關聯度,已經是當今多元平台情境下的影音創作皆須經常面對的議題。然而,創作敘事與市場定位兩者的對話,最終仍回歸到創作者的抉擇。

影音,市場,企業經營,創作,新媒體,數位化,品牌,攝影

▲商業的影音創作則須考量市場反應。(圖/翻攝自免費圖庫Pakutaso)

● 陳清河/世新大學副校長

企業經營經常會將品牌與商品的定位納入營運的模式;殊途同歸的是,影音創作的風格與市場定位也各自有其共同追求的目標。

然而隨著科技結構的衝擊與市場情境的改變,所謂形勢比人強的市場力量,經常讓創作者不得不接受現實或唯一選擇的情況下,基於市場定位的趨勢而調整其影音的創作風格。本文嘗試以影音創作過程的背後思維,探討影音創作者應該如何應變的思維。

影音創作的風格與定位為何需要管理

科學性是管理藝術的基礎,國家教育研究院認為科學性係是依據現象、事實來論述其間的關係、評估發展,以及獲得結論的心理過程。

換位思考,影音創作風格與定位的科學性管理,自然涉及約定俗成與創新策略之間的拉拔;因為影音創作最終的目標當然是市場的推廣與分享;一言以蔽之,就是如何讓影音的創作成果,能貼近閱聽市場或是消費情境內心的情感,進而在欣賞影音創作時還可產生對話與共鳴。

縱觀影音創作結構的風格,包括攝影的構圖與運動、場景的美術與布景、剪輯的邏輯與組合、色彩的調性與氛圍、聲音的節奏與旋律,當然也須納入演員的肢體表演等導演的敘事元素。

影音,市場,企業經營,創作,新媒體,數位化,品牌,攝影

▲多數創作者都希望自己的影音創作能受到他人肯定。(圖/pixabay)

無論是商業劇情片或是非劇情的紀實影片,創作者藉由影像或聲音的相輔相成描述劇情或故事之起承轉合,只可視為是創作歷程的構思;但從結果論加以觀察,創作內容的敘事方式是否能引發市場的關注與討論,才是任何專業屬性影音創作的最終目的。

亦即,影音創作除了讓創作者在影音呈現風格的想像力之外,仍應將上述的影音創作風格,納入影音創作市場定位的管理範疇。

從市場結構探討創作風格與定位的權變

在數位化日趨成熟的年代,各類串流媒體與行動寬頻網路影音平台的崛起,讓影音創作的可能性更為多元。

較明顯的市場結構變化,包括創作展示平台的路徑與形式變得更為多樣化、各類平台上自主點閱下載消費行為的改變、影音素材呈現的長度規範逐漸解構,尤其是當下市場競爭型態的大幅改變,經常衝擊影音創作的發想、傳輸與產銷的情境。

其外部影響是來自於網路流量與觀眾累積結構的改變,因為在新媒體平台的影音創作,必須強化如何創造關注度與討論度,此一現象早已成為檢視影音創作如何與觀眾群溝通的重要原動力;再就內部的影響因素,影音內容產製的數量以及內容創作風格,尤其是各類網路平台對於內容的需求,都有其既定的市場法則。

更重要的是,任何影音創作的訴求對象經常不是同一群人,而是須不斷拓展潛在市場的點閱與下載。

影音,市場,企業經營,創作,新媒體,數位化,品牌,攝影

▲在數位化日趨成熟的年代,各類串流媒體與行動寬頻網路影音平台的崛起,讓影音創作的可能性更為多元。(示意圖/Photo by VanveenJF on Unsplash)

不言可喻,歷經近幾年市場供需因素的改變,縱使影音創作者仍對於場景的設計、色彩的呈現、剪輯的手法、攝影的調性、聲音的規劃、表演的形式等風格仍有所堅持,但市場供需的力量已經成為影音創作定位的必要之惡,這正是讓影音創作影音創作風格與市場定位,兩造之間產生矛盾的主因。

其實影音創作風格的掌握與市場供需定位的關聯度,已經是當今多元平台情境下的影音創作皆須經常面對的議題。然而,創作敘事與市場定位兩者的對話,最終仍回歸到創作者的抉擇。

血淋淋的事實是,從市場品牌偏好與影音消費意向進一步檢視影音創作策略與模式,就有如在槍林彈雨的戰場中,選擇「勇往直前還是匍匐前進」,將會不斷考驗著創作者的智慧。

熱門點閱》

► 沈榮欽/兩岸CPTPP角力戰 台灣沒大意本錢

► 陳南光/短暫現象還是持續上升引關注 「消失的通膨」何時再現?

► 李沃牆/大陸強力監管虛擬貨幣 比特幣挖礦版圖重新洗牌

► 張誠/反制中共彈道飛彈威脅 定向能量武器改變未來戰場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歡迎投書《雲論》讓優質好文被更多人看見,請寄editor88@ettoday.net,本網保有文字刪修權。

陳清河專欄

陳清河專欄 陳清河

世新大學專任教授兼任副校長,曾任世新大學新聞傳播學院院長、臺灣電視公司董事長兼任總經理,對於傳播產業有卓越貢獻,屢屢在大學院校舉辦大型產官學的研討會,推動傳播產業在法律、科技和管理與時並進,至今仍為各界所倚重。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

關注我們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