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選交接》趙春山/川普不必擔心台美關係 在他卸任後受到傷害

我們想讓你知道…川普不必擔心台美關係在他卸任後受到傷害,因為拜登政府更懂得在兩岸間扮演「平衡者」。

● 趙春山/淡江大學大陸所榮譽教授

美國總統大選紛擾至今,川普雖仍未正式承認敗選,但已於推特發文建議美國總務署「做他們需要做的事」。

拜登團隊據此啟動政權交接工作,並已發表笫一波內閣重要人事名單,包括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和國家安全顧問蘇利文(Jake Sullivan)等人在內。

一般認為,拜登政府的內閣成員,網羅了大部分歐巴馬政府時期的老班底,屬於華府「建制派」;推出的政策也將是「新瓶裝舊酒」,不會有重大的標新立異之舉。

經過川普執政四年的特立獨行,「穩定壓倒一切」,在過渡時期是有其必要的。拜登的當務之急,是處理迫在眉睫的疫情問題,之後再來收拾川普在外交事務留下的「爛攤子」。

▲美國總統川普敗選後,反而加快推進台美關係。(圖/路透)

台美關係將受傷害?拜登將扮演兩岸「平衡者」

中美關係,就是川普政府留給拜登的一個負債。

在川普任內,兩國關係搞到勢不兩立,被外界形容是「新冷戰」,其中又以「台灣問題」最為棘手。

川普敗選後,反加快步伐推進台美關係,除啟動「台美經濟繁榮夥伴對話」外,更派遣印太司令部少將情報處長史達曼(Michael William Studeman)訪台。有人認為,這是川普看守政府在為拜登「下指導棋」,希望下任政府概括承受。

其實,普不必擔心台美關係在他卸任後會受到傷害,因為拜登政府除「友台」外,更懂得如何在兩岸之間扮演「平衡者」的角色。

美國的平衡政策,反而可讓台灣免於因中美對抗而受到「懲罰」。自2016年川普上台後,台美中三邊關係不斷向「兩壞一好」傾斜:中美關係、兩岸關係處於最壞情況;台美關係則是最好。

台灣面對中共,除唯美馬首是瞻外,別無其他選擇。

▲ 拜登強調,就任後當務之急是處理新冠疫情,並讓美國再次團結。(圖/路透社)

中美關係 無法回到歐巴馬時代

拜登上任後,台灣必須關注中美關係的合作面。

中共外交部前副部長傅瑩11月24日以〈中美構建合作-競爭關係是可能的〉(Cooperative Competition Is Possible Between China and the U.S.)為題,投書《紐約時報》中文網,提到中美兩國在抗疫、氣候變遷、經濟穩定、數位安全、人工智慧治理等全球議題方面,有許多合作的空間。

傅瑩被視為「溫和派」,《紐約時報》則形容這是拜登當選以來,中共第一次有實際意義的表態。

儘管如此,中美關係是無法回到歐巴馬政府時期了,尤其涉及到地緣安全的問題。即使拜登想緩和與中共的競爭關係,美國的主流民意和國會將對其掣肘,也不會允許新政府改弦更張。

因此,傅瑩文中提到中共對美方漠視北京在台灣和南海領土爭端問題的關切時,特別強調:「為了避免誤解和意想不到的衝突,兩國軍方可以在戰略層面展開對話,以建立有效管理潛在危機的機制,找到和平共處的路徑。」

▲趙春山指出,台灣未來四年的對外處境,將因美國政府更迭和中美競合關係的改變,呈現不同狀態。(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台灣需要的不只防衛武器 而是多邊舞台

合作與競爭並存是國際關係的常態。

在過去四年,台灣固然因為川普的強烈「親台」,享有「準盟國」的待遇;但也因為川普的飄忽不定,而冒安全上的極大風險。台灣只能被動因應,在衝突的環境中求生存。

未來四年,台灣的對外處境,將因美國政府更迭和中美競合關係的改變,而呈現不同的狀態。對台灣而言,將是一個挑戰和際遇並存的時期。

我認為,台灣除了採取與美國對中戰略並行的兩岸政策外,沒有更佳的選擇餘地;換言之,當美國決定緩和與中共的關係時,台灣應尋求美國的協助,打破兩岸僵局,嘗試復談。

台灣需要的,不應只是美國提供的防衛武器,而是美國扮演的謀和角色。更重要的是,如何參與中美合作的領域,例如,在應對新冠肺炎疫情、經貿合作、應對氣候變遷方面,台灣都擁有足夠的經驗。

台灣最近雖已啟動了與美國的經濟對話,但台灣的需求不應止於雙邊的層次,台灣更需要的是多邊舞台。

► 聽Podcast掌握美選及國際局勢
Apple:https://apple.co/3ibJl8F
Spotify:https://spoti.fi/34aNBAj

熱門點閱》

►  拜登勝選》謝復生/選舉人團維持兩黨制 避免過度政治僵局

►  拜登勝選》劉寶東/川普法律戰 將開啟美國選舉法的新時代?

►  美選交接》藍弋丰/川普不在 弱肉強食時代反而到來

►  王高成/川普卸任前意圖激怒北京?台灣應戒慎恐懼

●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歡迎投書《雲論》讓優質好文被更多人看見,請寄editor88@ettoday.net或點此投稿,本網保有文字刪修權。

趙春山專欄

趙春山專欄 趙春山

曾任政大國關中心副主任、東亞所及俄羅斯所所長,並參與政府中國大陸事務諮詢工作,見證兩岸關係不同階段的發展。深信只有兩岸和平對話才能創造兩岸互利共贏的局面。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

關注我們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