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人財產保險滲透度竟低於1% 買屋擁車投資卻少風險管理

快搶!立山雪牆開山啦!兩人同行 限時優惠4000元

▲▼車禍,汽車,後保險桿。(圖/CFP)

▲車禍。(圖/CFP)

記者李蕙璇/台北報導

國人這16年來花每年在住宅、汽機車、旅遊等責任風險轉嫁的產險花費,從年近5千元成長到7千多元,幅度約2千元,可是花在醫療、壽險、投資等人身險保單的費用,從近4萬元擴增到快15萬元,成長近11萬元,是產險類5倍。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

保險事業發展中心副總經理許煌明表示,從2002年到2018年的這16年期間,國人的保險密度(每人平均保費支出)從4萬4,330元增加到15萬5,885元,其中的財產保險費支出,則是從4,843元到2018年的7,021元,人身保險費3萬9,487元到14萬8,865元。

再細看其中財產保險費的成長金額,比16年前民眾肯花的金額增加了2,178元,扣除2005年到2009年的衰退趨間,從2010年至去年共8年的期間,逐年從100多元增加到447元。

至於保險滲透度,指的是保費收入對GDP的比率。財產保險類在2002年占0.95%,而2018年則是0.93%,未升反降。人身保險類的則是從8.33%,一路成長到去年的19.75%,整整的成長了11.42%。

▼保險事業發展中心副總經理許煌明。(圖/記者李蕙璇攝)▲▼保險事業發展中心副總經理許煌明。(圖/記者李蕙璇攝)

產險業資深主管表示,國人買產險類保單的保險密度、滲透度,遠低於壽險類,可是一旦遇到像是水災、山崩、土石流等天然災害,或者是火災、車禍等難以預料亦或是人為疏忽所導致的意外事故,須要的維修復原費,或者是得要負擔他人巨額賠償金時,沒有多加投保相關責任險等保單商品,都可能面臨難以承受的財務壓力。

相對歐美日等政府規定屋主、車主等在管理相關財產的一定額度保險費用及觀念,國人則是多關注在投資、儲蓄等資產配置與獲利收益表現,反而對動產、不動產的風險管理較低。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

延伸閱讀

►保戶業務員一面倒反對學者卻支持 保險公司解約權2年延長到5年

►失能險今年起從嚴核保 民眾投保意願意外大幅提高

►李紀珠顧立雄合唱「傷心酒店」 壽險業難增準備金吞苦再求出路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保險熱門新聞

15家產險申訴率 國泰拿最低

長照需求增加 保險局教戰2大重點買對長照險

安達產險 進駐桃機第一航廈

明台總座陳嘉文滿口寵物經 靠一招收服毛小孩

東森華南攜手SuperBank、iParking打造「金融科技整合平台」

國寶集團老董邵明斌 生死無常衷心一鞠躬 

出國前忘記買旅平險 機場買比網路投保更完整

富士達保經榮譽典禮「600多名業務菁英」齊聚

人物/8年級生放棄餐廳夢轉進保險業 破紀錄年僅24歲就當上處經理

醫材自費高 挑實支實付險5撇步

買車險必知!3大新規定上路 全損可選修車不拿錢

老南山人:不敢幫保戶簽名辦復效

壽險保戶勝訴率低 去年只有75件打贏

寵物保險首推「醫療不限理賠次數」!飼主免自負額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